7 月 15 日,有消息称宝马已与 Momenta 达成合作,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 AI 大模型的辅助驾驶软件,该软件未来将应用于包括新世代在内的多款国产车型上。这一合作意味着,在 BBA 这三大豪华车企中,已有两家与中国企业在智驾领域达成合作,且合作的都是第一梯队的智驾技术。

在此之前,奥迪就已和华为展开智驾方面的合作,为了适配华为的智驾系统,奥迪的燃油车甚至重新开发了电气化架构。而奔驰纯电 CLA 车型也已确定采用英伟达 Orin 芯片,将搭载由 Momenta 提供的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智驾方案,以此实现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功能。
目前宝马车型所搭载的驾驶辅助系统,基本还是燃油车时代的那一套,仅能实现自动跟车功能,还有一个华而不实的眼神变道,像地图领航、上下匝道、自主变道、红绿灯通行等更高阶的功能都不支持。而此次宝马和 Momenta 合作的辅助驾驶方案,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,将支持全场景、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,未来有望实现从车位泊出,途经城区、高速,再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跨城交通。虽说名为合作,实际上更像是采购 Momenta 的方案。目前,Momenta 已与全球十余家车企达成合作,量产车型超过 100 款。
BBA 三家车企中,两家选择了 Momenta,一家选择了华为,通过这样的合作,它们都将补足自身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。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此前也宣布,正式签署《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》,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在平台和软件领域的合作。

除了德系车企,丰田、日产也已和 Momenta 达成合作,分别推出了铂智 3X、铂智 7 和日产 N7。美系车方面,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也宣布与 Momenta 启动战略合作,共同开发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。
为何德系、日系、美系车企纷纷选择与中国企业在智驾方面合作?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智驾技术上确实不占优势。这些车企中,有的也曾尝试自研高阶智能驾驶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而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,它们不得不寻求外部合作来弥补短板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,2024 年上半年,中国乘用车 L2 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到 55.7%,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(NOA)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 11%。但在大众认知中,合资车企的 “智驾” 能力普遍不足。
如今的新能源汽车,由于智能化的重要性不断提升,任何一家车企都难以单独搞定所有技术,电池、电机、电控、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等方面,总有一些技术需要引入供应商来解决。智驾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 “快鱼吃慢鱼”,采用供应商方案能帮助主机厂腾出时间和精力,聚焦核心战场。

至于这些车企为何大多选择 Momenta,主要是因为其智驾技术表现抢眼。作为与 Momenta 深度绑定的智能汽车品牌,智己近年来在热门横向测评中表现突出,屡次闯入城区辅助驾驶第一梯队,与华为、小鹏、理想处于同一阵营。截至目前,Momenta 已经与全球排名前十的车企中的一半展开了量产合作。
当这些合资车企引入高阶智驾,补足智能化短板后,再加上它们本身具备的传统优势,如底盘调教、制造经验、质量稳定性等,其竞争力无疑会更强。虽然有人说合资车企难以翻身,但自主与合资之间的较量,显然还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。